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教坊与梨园
更新时间:2024-06-30 00:49:21

  唐代燕乐之所以如此繁盛,与宫廷设置训练和管理音乐表演人员的机构教坊有很大关系。教坊初设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唐明皇开元二年,蓬莱宫内苑设置有一处内教坊;禁城外和东京洛阳各设置有两处外教坊。

  教坊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音乐舞蹈人材和教习、排练歌舞散乐。教坊内艺人依声色技艺高低分为若干等级:平民之女选入教坊学习琵琶、箜篌、筝等乐器演奏,称为搊弹家;一般歌舞伎,称为宫人;技艺水平最高、经常在皇帝面前表演的,称为内人或前头人。内人数量较少,表演时常由宫人和弹家补充。所以排练时,内人便常常在歌舞队列前面或后面起示范、领舞和压阵的作用。

  唐玄宗时,教坊艺人编制已经有了很大扩展,仅长安的教坊,艺伎就达一万多人。据唐崔令钦《教坊记》实录,各教坊积累的各民族音乐舞蹈和散乐百戏作品,已达325个之多。其中《伊州》、《兰陵王》、《春莺啭〔zhun转〕》、《柘枝》、《大渭州》、《踏摇娘》、《乌夜啼》、《安公子》、《玉树后庭花》、《西河剑器》、《河满子》、《绿腰》、《凉州》等歌舞音乐百戏,都曾由教坊艺人排练并在宫中演出,很受官方重视。

  唐燕乐中法曲的兴盛则与宫廷另一音乐机构梨园的建立有重大关系。

  梨园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置的音乐歌舞教习场所,因地点设在宫廷禁苑果木园圃梨园而得其名。亲自着手梨园建制的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身份露脸的一位多才多艺音乐家,他洞晓音律,凡是丝管,必造其妙,又能制作调曲,随意即成,就连古代大音乐家夔和师旷也不能过也。唐玄宗酷爱法曲,开元二年他从坐部伎弟子中选调300人到梨园教习,亲自担任音乐教练,凡声有误者,他必觉而正之,这些艺人也因此而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此外,他还从宫女中选调出数百人居住在宜春北院学习音乐歌舞,这些乐伎也被称为梨园弟子。梨园机构中还专设有小部音声30余人,此即少年儿童音乐班子,由15岁以下孩童组成。梨园排演的节目主要是法曲,这些法曲又主要是唐玄宗的作品。

  除宫中梨园外,在长安还设有梨园别教院;在洛阳设有梨园新院。前者学习法曲、排演新曲,人数约1000人左右;后者演奏一般俗曲,人数约1500多人,其中技艺优秀者,便被抽调入教坊。

  唐代的教坊和梨园造就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材,不仅为盛唐各民族乐舞的发展和繁荣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因优秀艺人交替代谢流散民间,对中国世俗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白居易《琵琶行》所吟老大嫁作商人妇的那位妇女的艺术生涯,就属于这样的典型事例。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