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阳城饮食习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18:57:49

  县人以吃稀饭为习。吃干饭时常要喝汤。外出者常因吃不上稀饭或喝不上汤而食欲不振。常风稀饭有米汤、米羹、甜菜饭、米 、拌汤等。米羹尤为农民喜爱。本世纪80年代后,干饭和炒盘菜者渐多。

  食物向以小米为主。80年代后,白面也成为主食,小米可做成软硬不等的白饭、闷饭、米羹、稠米羹、捞饭等。瓜闷饭是农家秋冬的常食 。捞饭配 汤被农民认为是既充饥又解渴的佳食。20世纪60年代前,妇女坐月只敢喝米汤。70年代后,思想渐解放。

  多数人无食鱼、食鸡习惯。鸡多被外地人廉价购去。

  县城一日三餐。有的农村日食四五顿。或早起吃昨天剩饭,或9点左右吃饭时饭。夏天午休后上地前常贴晌。冬天夜长第吃夜作。夜作通常为油食、面食、煎饼,家人围炉闲话,趣味盎然。

  用萝卜或蔓菁秧腌制的酸菜和用豆叶制成的黑菜,为农民冬春主菜。黑菜专用来吃米羹饭,酸菜受农民喜爱,但长期沤置,难免变质。

  四乡比较,东乡饭菜质量最高,且有喝酒饮茶之风。润城镇的喝酒、北留镇的饮茶居全县各乡镇之冠。这与当地抗战前外出经商人多有关。东乡的白馍、枣糕既白又大,味甜,干食酥脆。产核桃的横河、李圪塔和产椋子的驾岭、河北、台头、西交等地的油饼,中空外大,状似青蛙。产柿子的西乡和北乡的圪连钻阴(即用面裹柿饼之类再用油炸),香甜可口。还有用柿子、糠碾制成的糗片,作为配食,别有风味。

  乡村多用油圪垛或面条待客。城内遇事请客用火锅菜和坐客。坐席第吃十大碗或八大碗,分别为红烧肉、过油肉、肉九、糯米甜饭、江米丸、米粉肉、白菜汤、鸡蛋汤等。富有的人家,讲究上两道或四道海菜。东乡坐席,多为八八、六六(即十六、十二碗)。最简单是四个盘子加一品锅,美其名日一州四县。

  因食品单调、饭菜相混,县人平时吃饭不围桌而坐,多喜端饭而食。天气一暖和,多食于户外,或蹲或坐,边吃边聊。近来,县城居民渐养成上桌吃饭的习惯。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