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临泽饮食习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21:41:51

  解放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食不着腹,衣不蔽体者比比皆是。本县虽盛产稻米、小麦,但许多农家受官差、徭役、赋税、地租、高利贷等种种盘削,辛苦一年,到头来所剩无几。俗有停了磙子,卖了芠子之说。中农以上家庭一日三餐,其中,一天能吃一顿面条饭就算不错了。中餐、晚餐一般能吃到小米饭、zhen子饭(青棵碾去皮,用石磨磨成的碎粒),能填饱肚皮,也算是享了清福。春荒死月,一天两顿小米汤或zhen子汤,中午能吃上点洋芋、胡萝卜,有的农家挖野菜(苣苣菜、苜蓿等充饥,能渡过春荒就算万幸。逃荒要饭甚或饿死人的事也常有发生。本县人民的肉食主要以猪、羊肉为主,鸡、兔次之;一般家庭春节宰猪,端阳杀鸡,其它时间很少吃肉。许多农户养猪、养鸡主要是为了卖钱,收入主要用于添置牲畜、农具或买布做新衣服之用。一年之中,不吃一次肉的农家也数见不鲜。至于要饭吃的叫花子(乞丐到处可见。有些大户人家成群养狗,有时把乞丐的衣服扯烂,腿脚咬伤,养狗主家不予理睬,乞丐只好鲜血淋沥而去。

  解放前,本县农民种菜较少,吃菜也不多。许多农家种一、二分地的莱,主要有茄子、辣子、芹菜、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葫芦等,大多数农家种点洋芋下饭,如洋芋米汤、胡萝卜zhen子饭等,秋季午餐多用洋芋、胡萝卜蒸熟当腰食吃,可节省点粮食。本县盛产水果主要是梨、桃、杏等,瓜类有西瓜、甜瓜、黄瓜等,农民自己食用很少,以卖钱所得收入用于家庭用度。

  旧时农村妇女都会做粉皮面筋,方法是:先将面和好,用清水淘洗,沉淀粉子制成粉皮,切条晾干即成。所得面精再加白面制成蒸面筋或烙面筋,晒干捆把,调汤、下饭或做盘饭,味美可口。亲戚或贵客上门,能有盘饭招待,即所谓饼盘下饭,就算很可以了。其次是端阳 包粽子,做米糕,采摘当地苇叶,用糯米、红枣包制,风味独特。本县各地都产大麻,将大麻籽碾如点豆腐一样点成麻腐,炮制成馅,加佐料,做成麻腐包子或水饺,或用荞面做成麻腐角角食用,别有地方风味。农村一般农户家里来客人或亲戚,大多以长面(灰面或拉条面)招待,有的农户也挂点挂面,加上少量肉食和蔬菜,就算很体面了。贫困之家,亲戚来了有顿白面条饭,调上一点油泼葱花,就算过得去了。

  旧时临泽宴席种类繁多,遇有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家家都要设宴招待宾客。其种类有五魁、九牙花、十全、十二楼、十三太保、十六花拼碟以及鸡肘、海参席等。大多以猪肉为主,羊、鸡次之,配以各种干、鲜蔬果,加大饼、花卷、大米饭即为全席。平常多为九牙花、十全、十二楼、十六花等,海参席极少见到,招待人用酒,多为当地烧房用高粱、青稞制作的散装白酒。抽烟多为水烟,用烟瓶、烟锅,点火吸食。羊腿骨做的烟锅也叫狗淘气(因骨头烟锅有时保管不慎会叫狗叼走)。旱烟,用长杆烟锅吸食。纸烟、卷烟,只有有钱家的人吸食。有的老人吸鼻烟,鼻烟葫芦很讲究,多为玉石制做,烟末子从鼻子吸进,据说对眼睛有益。

  旧时,农家烧饭用的燃料,多用树枝、木柴、畜粪、秸秆等,大户家庭用炭(多为南山炭)。冬季取暖,富户家庭用大煤或煤砖,一般家庭冬季多睡热炕、板炕,炕上用火盆,燃料均为柴草、畜粪之类,很少用铁炉取暖。

  旧时照明多用香油(葫麻油),一般农家用铁、铜灯碗,用木头或泥巴做灯柱。40年代一些农户开始用煤油照明。贫穷家庭,用泥碗作灯,在墙壁上凿一个窝窝置放,因而有土炕断墙头,灯油壁上流的状况。有的农户买不起点灯油,只好即昏便息。一年之中很少用灯。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