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发歌节劳的田间文艺形式薅草锣鼓
更新时间:2024-06-30 21:52:16

  薅草锣鼓是普遍流行在宜昌山区各县的一种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特殊歌唱形式。《长阳县志》载:旱田草盛工忙,互相助为换工,亦击锣鼓歌唱,节劳逸,有头歇、二歇、三歇,至末鼓锣与薅锄齐急,不闻人声,为赶翼,谓之薅二道草、三道草。翔实记述了这一农事习俗。

  薅草锣鼓四人一班,鼓、锣、钹、马锣四件打击乐器,鼓手领队,发歌指挥,既指挥唱歌,又指挥生产,号召力很强。也有两人一班,一人挎着鼓,打鼓发歌,一人掌握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敲打三件乐器接歌。薅草锣鼓演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一领众和,一人或两人叫,锄草的人一齐接;或锣鼓师付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唱和打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时不打,只以锣鼓作间奏,谓之住鼓听声;若边打边唱,以锣鼓伴歌,则称之鼓里藏声。

  薅草锣鼓在有些地区,还要加上唢呐,称为吹锣鼓,仅用打击乐器伴奏接腔的称作盘锣鼓。薅草锣鼓有[导板]、[扬歌十七言]、[联八句]、[七字韵]、[穿号子]、[半声子]、[片子歌]等唱腔曲牌。

  薅草锣鼓的唱词一头一尾有固定的内容,中间多是薅词。唱词中往往夹有大量说白快板,每唱完一板,和以锣鼓。按一定程序把各种腔调唱完,从下田唱起,一直唱到收工。

  歌唱的内容一般是上午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唱爱情。曲牌早中晚各不相同,例如上午唱[四声子]:鼓锤拿一对,打进歌场内,麻布洗 脸初相会。早晨来得早,露水一条河,打湿丝鞋白裹脚 。下午唱[扬歌子]:吃哒中饭下田来,锣靠鼓来鼓靠怀,拜上打鼓匠师付把翼摆。,二歇下田唱[四声子]:歇了一会茶,又把歌来发,南腔北调任我拿。收工唱[回声子]:日头下了岩,锣鼓腰了台,今天放工早,明天早点来。曲牌的运用基本上因时而宜,但也有穿插进行的,都是高腔,歌唱者为了有间歇的机会,故锣鼓点子很多,其节奏,一天之中有快有慢,叫做三起三跌,也有叫三潮的,即早中晚三潮,各有由慢到快的节奏。随着节奏的加快,出现劳动的高潮。特别是收工之前,越打越快,叫做放擂。薅草锣鼓有它自己独特的锣鼓点子,锣鼓经的念谱也特别,念作扑薅 扑薅 扑的扑的薅。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