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踩 高 跷
更新时间:2024-06-30 21:56:25

  枝江的踩高跷源于花鼓戏。一些老踩高跷的人讲,在很早的时候,有个花鼓戏团在扬州演出打瓦,生活无着。于是他们改头换面,把脚上绑上两个木棍演花鼓戏,吸引了许多观众。从那时起,高跷就流传到了枝江。

  枝江的高跷分三尺二寸、二尺八寸、二尺四寸等不同高度。越高就越能反映表演水平。

  枝江的踩高跷是揪采莲船的尾巴。它不像采莲船那样家家拜年和户户划上四门进行演出,只是在人们供庄时先划采莲船后踩高跷做压台戏。高跷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表演的,唯有春节人们才踩高跷。

  高跷的表演形式有武戏,也有文戏。武戏是:脸谱、戴草帽,手拿巴扇打拍子;一方面说些短小精悍的白词段子;一方面做些高难度的动作,如摊一字、跳跃、在地上捡东西等。武戏一般由一人或两人表演。

  有文戏。配有生、旦、净、丑等角色,旦由男扮女妆。行头就地取材,十分简单。表演的人数依本子而定。内容是唱本子,以说唱为主,唱是清唱不配乐器,调子是枝江民间小调。表演时,配与乡里民间打击乐,烘托气氛和划分段落。

  高跷的表演内容十分广泛。本子有:《三癞子打补丁》、《卖杂货》、《白牡丹》、《点药》、《十月怀胎》、《喻老四拜年》等几十个。以人情事故和爱情为主。文戏的内容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武戏的内容荒涎无稽,有极大的娱乐性。但是格调低下的内容不少,过去的名门闺秀不能看高跷就是这个缘故。 字串9

  演唱和说白内容的表现手法独特,利用高度夸张、误会、双关等手法吸引观众。如哑巴一声喊,跛子一批赶,是聋子听到的,是瞎子看到的。由于表演手法荒诞可笑,乡下人最喜爱,无论哪里踩高跷,总是人山人海。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