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古代的野餐
更新时间:2024-06-30 20:50:39

  西方时兴到郊外度周末,也时兴到旅游点去野餐。中国很多年轻人,也沾染这种风气。每逢节假日,特别在春游季节,或三五成群,或一家数口,到公园到郊外,席地而坐,边吃边玩,悠哉游哉,尽一日之欢。有人说,野餐的兴起是受西方影响,我看也不尽然。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狩猎之举;捕获到的动物,就地宰杀,烹炙而食之,谓之野味,这实际上就是野餐的一种。但狩猎带有军事训练性质,与游乐的野餐有不同,而《墨子非乐(上)》说,夏代的第一个君主夏后启就曾经“野于饮食”(即饮食于野)。则可以视为游乐野餐的滥觞了。

  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思想又受玄学影响,越来越寄情于山水之间,于是野餐的形式开始多样化。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流觞曲水”,就是众人沿溪水而坐,把酒杯盛酒放在水里飘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饮酒。据《续齐谐记》记恶尚书郎束皙的考证,流觞曲水起源于周公建成洛邑之时,不知是否可靠。不过是晋代特别流行。南朝时,“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成为一种节令时俗。

  中国在重阳节例有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的风俗,据说始于东汉最初是为了避祸消灾。但发展到后来,重九登高完全成为游乐活动,并借此机会到郊外去大吃大喝。《清喜录》写苏州重阳节,“或借登高之名,邀游虎阜,箫鼓画船,更深乃返。”

  艺术中国

  陆地郊游,要随带炊具、餐具就比较困难,但那些雅人高士仍会想出办法。高濂《遵生八笺》中写到溪山逸游用的提盒和提灯,就是专供野餐的用具。提盒像一支小厨,内放杯筷酒壶之类,上面分数格,或每格六碟,或每格四碟,置果肴酒菜,可供六人之需。提炉形式如提盒,分上下两格。上层大盛炭备用,下层放一锅炉,可烹茶暖酒,旁有一锅,可煮粥供客。借助于这种提盒和提炉,就可以“邀朋效外踏青,载酒湖头泛掉”了。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