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2024年立秋有什么讲究
更新时间:2024-06-07 09:41:07

  摸秋摸秋是立秋时节民间的一种特殊习俗,意在分享和祈愿。在这一天,人们会结伴而行,进入他人的菜园,随意采摘各种瓜果蔬菜。这种行为在立秋这天不被视为“偷”,而是被称作“摸”。被“摸”走瓜果蔬菜的人家也不会因此追究,因为“丢秋”在民间被认为寓意吉利。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友好和分享,也寄托了人们对秋季丰收和家庭和谐的期望。

  2024年立秋有什么讲究

  贴秋膘贴秋膘是北京、河北一带立秋时节流行的习俗,意在弥补夏季体魄的消耗。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胖瘦是健康的标志。立秋这天,家家户户会炖肉或做红烧鱼等美味佳肴,尤其是老北京人,会选用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加入丰富的中草药香料炖煮。这种炖肉的香味能引发食欲,帮助人们增加营养,滋补身体。此外,立秋时人们还会用悬秤称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相比,若体重减轻则需“贴秋膘”。

  称水称水是立秋时节宿迁和淮安地区的一种习俗,通过比较立秋前后水的重量来预测秋季的雨水情况。具体做法是,在立秋前后用相同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预示着秋季雨水较少;而立秋后的水重,则意味着秋季雨水可能较多,甚至可能出现秋涝。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预测,也体现了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关心。

  悬秤称人悬秤称人是清代立秋节的一项习俗,通过与立夏时的体重对比来检验夏季的肥瘦变化。在嘉兴地区,民间流行在这一天用悬秤称量小孩的体重。如果体重减轻,就被称为“苦夏”,人们认为这是夏季消瘦的标志,因此需要在立秋时进行“贴秋膘”的补养。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对身体健康和季节变化的关注,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中对体重和健康关系的认识。

  晒秋晒秋是立秋时节,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和自家窗台、屋顶进行农作物架晒或挂晒的传统农俗现象。由于这些地区地势复杂,村庄平地稀少,村民们便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晾晒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晾晒方式不仅成了村民保存和售卖果蔬的手段,也逐渐成为画家和摄影家创作的灵感来源,被赋予了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在江西的篁岭古村,晒秋甚至被视为丰收的“盛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拍摄。

  吃西瓜吃西瓜是立秋时节江苏地区的重要习俗,被称为“啃秋”。西瓜是夏季的应季水果,偏寒凉,而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们认为吃凉的食物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立秋这天往往是人们一年中最后一次吃西瓜的机会。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身体健康的尊重,也反映了季节变化对饮食习俗的影响。

  祭祀祈福立秋时节,常州武进地区会举办秋会以纪念猛将菩萨,祈求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古代常州常受蝗虫灾害困扰,因此农民在立秋这天会在稻田中插上三角旗,用以驱赶蝗虫。此外,盐城地区有“争秋夺福”的习俗,这一传统至少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吃饺子立秋时节,吃饺子是北方地区民间普遍的习俗,尤其在东北地区,这一传统被称为“抢秋膘”。这一习俗起源于“立秋贴秋膘”的说法,意在通过食用肉类来补充夏季身体消耗的能量。伏天时,人们食欲不振,体重可能会下降,因此立秋时吃饺子或包子,尤其是肉馅饺子,被认为可以恢复体力,增强体质。在东北,还有俗语称“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强调了饺子在立秋时节的重要地位。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