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渐行渐远的福鼎饼花
更新时间:2024-06-30 22:22:04

  “如果能将饼花和旅游产品相结合,应该会有一线生机。”77岁的马树霞在中秋节里如是说,他目前是福鼎饼花的唯一收藏者。

  饼花源于清代,是福建福鼎民间艺人创始的一种装饰画,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福鼎饼花也堪称中秋月饼最早的包装。

  “吃月饼、贴饼花、斗饼花”是马树霞孩提时的快乐记忆。“那时一过八月初一,小孩就开始期盼月饼了。”马树霞回忆说,福鼎风俗,舅舅需要给外甥送月饼,收到月饼后,孩子们就会拿着月饼“斗饼花”——比比谁的饼花大,图案好看。

  如今,时值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吃月饼、赏月,却再也无法寻觅到饼花的身影,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何为饼花。

  福鼎饼花上的图案大多以戏文为主,没有固定画本,内容源于画师的写生。每年的农历六月,戏班子云集福鼎,会唱上一个月的大戏,通过画师的描绘,《捉放曹》、《八锤大闹朱仙镇》等故事就出现在饼花中。

  福鼎饼花除了美观好看,最有意思的是饼花图案上的人数还代表着月饼的重量。1个人为4两月饼(旧时1斤为16两),2个人为半斤月饼,最多至16人为4斤月饼。在马树霞收藏的30多种饼花中,最为繁复精美的是《八锤大闹朱仙镇》。

  福鼎饼花曾流行于闽东的霞浦、福安、柘荣等县(市)和浙江的平阳、苍南等一带,各地民众都习惯在吃了中秋饼后,把一幅幅饼花贴在自家大厅壁或房间壁上装饰欣赏,形成一种特有的节日风情。

  在福鼎老街北市场边有一家老字号糕饼店,年近花甲的店主朱国虎说,现在孩子们的影像世界太丰富了,福鼎饼花图案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新奇感,估计很难再恢复起来了。

  尽管如此,马树霞和一批民间人士并未放弃努力。“福鼎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如果能将饼花和旅游产品相结合,应该会有一线生机。”他说,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来牵头。

  马树霞拿出一幅卷轴,那是2010年福鼎与台湾交流时的礼品,内容就是饼花。马树霞说:“饼花可以加入新的元素,饼花也能成为高档的月饼包装品,就看有没有人去做。”

  从2006年福鼎饼花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方在诸多活动中加大了对其的推广和普及。福鼎市文体局副局长夏冰说,重新恢复饼花,需要有热心的商家,加上政府部门的协调,两者缺一不可。

  “……十五晚上月团圆,你月大,我饼细……”孩童们唱着童谣,玩着手上的月饼,比谁的饼更大,饼花美——这是马树霞记忆中的中秋光景,“真希望这一幕还能重现”。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