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宜今宜古品前门
更新时间:2024-06-30 20:57:25

  “西单东四鼓楼前,前门楼子大栅栏”。这句谚语说的都是老北京最繁华的所在。虽说现在北京各种商业中心星罗棋布,哪儿都称不上独领风骚了,但要体味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风情,还得数前门大栅栏。

  一大早,前门大街人头攒动。旅游的,观光的,逛街的,拍照的,络绎不绝。“铛铛——铛铛”,摇晃着铜铃铛的有轨电车,稳稳地停在正阳门对面。从河北来的刘大妈乐得合不上嘴。“电视剧里见过铛铛车,没想到今天真坐上了……”别看大妈不是北京人,可这“铛铛(diangdiangr)”俩字的发音却说得字正腔圆。

  青石板铺地,古色古香的店铺,路两边鸟笼子和拨浪鼓造型的路灯……来到改造后的前门大街,刘大妈赞不绝口: “处处都京腔京韵,跟到摄影棚里似的,有意思。”本以为前门一改造,老店铺都找不着了。可大妈一来才发现“还在呢!”六必居的酱菜,稻香春的点心,月盛斋的酱牛肉,还有小孙女手里的冰糖葫芦……刘大妈边说边向记者显摆着“战利品”。陪刘大妈来北京玩儿的闺女小刘,一头扎进服装店,喊都喊不出来。“这都是现在最流行的品牌,没想到在前门也能买到这么时髦的衣服。”小刘拿起这件又看上那件,件件爱不释手。

  “这是‘五洲大药房’,这是‘信远号颜料店’,这是‘复兴电器行’,以前我们家的无线电就是在这儿买的。”与小刘中意服装店里商品不同,老北京谢大爷更感兴趣新恢复的店铺。“瞧这雕花,这窗户,一模一样,他们可真下了心了。”谢大爷一边指着墙上挂的老照片一边对记者说。一旁的老伴儿含嗔带笑:“原来他们家就住鲜鱼口草场头条。前门改造以后他跟着了魔似的,每礼拜都得来一趟。”虽然照片中的老铺子大半都挂上了新字号,但谢大爷却很想得开:“不能老卖无线电不是,时代在发展,这老房子恢复了,可买卖还得跟上潮流。”

  前门大街往西一甩手便是大栅栏。

  比起时尚品牌占绝对优势的前门大街,这里还是老字号当家。瑞蚨祥的绸缎,张一元的茶叶,张小泉的刀剪,内联升的布鞋,哪家店铺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虽然,现在同仁堂的门店满大街都是,但还是有较真的老主顾认准了大栅栏的同仁堂老药铺。“不买药,坐这儿闻闻药香,都觉着舒坦。”在中国电影诞生地大观楼看场电影,您大概不会想到这电影院的历史比正在上映的《辛亥革命》演的故事还早几年。

  大栅栏逛累了,中午您可以到对面的鲜鱼口小吃胡同解解馋。便宜坊的烤鸭,吴裕泰的内府菜,天兴居的炒肝,还有锦芳小吃店、烤肉季、金糕张、天源酱园、炸糕辛、力力餐厅、锅贴王……这里的北京小吃应有尽有。不过,想吃到这些正宗小吃,您可得赶早。一到饭点儿,哪个店铺门口儿都排着大队。您还别嫌人多,人家天兴居门口戳的牌子写着:包子每人限购4两。打鲜鱼口出去的顾客,没一个不嫌肚子太小。 吃的,穿的,玩的,乐的,钱多钱少,您都能在前门大栅栏找到自己的乐趣。在这里人们消费的是商品,更是体会这酿了几百年的老北京文化。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