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独特风趣的乐东习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21:00:47

  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南部,而乐东县黄流镇黄流墟是一个古老的较大的墟镇,过去这里的一些风俗尤其独特风趣。

  打风筝架 每年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人们在粽饱酒醉之后,中午时间,从黄流村至广园村的公路两旁,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多是来观战者,其中一些人既是观众又是参战者。这时在公路上,斗者双方布成阵势,用砖头互相抛击,近身时则徒手相打,拳脚相加,激战时还用木棍、樱枪、刀斧者。双方你追我赶,时胜时负,伤人的事时有发生。有一个时期,两边阵营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会武功,针锋相对,打得难解难分,场面十分精彩。据传,打架的起因是双方放风筝,初是比高低,后是让风筝在空中"摔跤",由此发生纠纷而引起双方打架的。后来,不放风筝也同样打架, 仅一天就结束了。

  打香架 每年七月盂兰节,循例备供品及色纸、冥币之类祭祀祖公父母。到十五日晚上是传统的"施孤"(即给无人侍奉的孤布施),各在自家门口的周围插香、烧纸。而后,一群群儿童们把各家所插的香都抢过来,开始“打香架”的活动。战场以三高学校门前的街道为中心,分东边和西边两个敌对的阵营。起初只是少年儿童们用竹制的小弓发射香支,双方你射来我射去,接着是用手抛香支,你抛来我抛去,你追我赶。两阵对垒,“战争”越来越升级(这时的香是一些慷慨的观众用钱买来助战的,数量不少),近身时,手持整把整把的香束互相对打,有的人是面部、身上烧得黑糊糊的,还起了一个个水泡。到最激烈时,逐渐有青年人参战,最后就完全变成大人打香架了。“战争”一直追续到深夜,事过就罢。

  服饰 居住在万冲镇的杞黎,妇女穿“冠首式”对胸开襟,只用线系成简单扣子的上衣,是一种古老的款式。下身穿着华丽花纹的短裙酷似裙而不褶。已婚的妇女束着髻于脑后,押以骨簪或金属簪,披乡花头巾,喜欢戴耳环、预期圈、项链、手镯等妆饰品。抱由、永明、山荣、三平等地的妇女(罗活支)过去戴着又大又重的多个金属耳环,把耳朵也拉长了。妇女一般每人都有一至二套比较漂亮的服装,以待外出或碰到喜时穿用。

  解放前,男子的衣着多用自种的麻、棉或采摘生麻织成。则穿一块“遮盖布”。解放后,大部分青年男女穿着的确凉、绦纶、呢龙布料,服装与汉族青年男女但也保留其过去的服装。

  饮食 解放前,黎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一般有少量的大米,配以杂粮充饥,少部分生活富裕人家,日吃三餐。烟和酒是主要的嗜好品。烟叶以自种为主,多以竹制水烟筒吸抽。所饮之酒,多系自家酿制的糯米酒。多数家庭有自制蒸酒用的陶器。年纪大的妇女喜嚼槟榔。青年姑娘则是在结婚或喜庆的日子里品尝。此外,黎族人民还喜爱用竹筒烤香米饭,制作方法是用西笼竹的嫩竹截成一节一节竹筒,灌进山兰糯米或田糯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烧,烧沸后,用树叶塞住筒口继续慢慢翻烧,烧熟后,破开竹筒就是香喷喷的干饭了。用嫩竹筒烤饭,味送特别芳香可口,故称“香饭”。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