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秦始皇陵园发现99座墓葬
更新时间:2024-06-30 21:31:43

  6月15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经过系统勘探,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园发现了99座墓葬,据专家推测,这些密集排列的墓葬很可能就是秦始皇后妃的陪葬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即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他的后宫嫔妃中,凡是没有儿子的都要陪葬。目前,经过系统勘探秦始皇陵园,考古人员在位于内城西北部的建筑遗址东侧,新发现了99座墓葬,这些墓葬规划规整,南北排布8-9列,所有的墓道都对着封土。

  秦陵考古一队研究员张卫星介绍,目前对秦始皇帝陵的基本结构已初步探明,皇陵有内外两个城墙和10个城门,这些城门分布位置也已确定。在内城封土的北侧还存在大量建筑遗址和陪葬坑。在此基础上,确定整个陵园的南北中轴线,使陵园的方向、包括道路系统等结构更加清晰。

  他透露,考古人员对内城西北部的南北长670米,东西宽220米,总计17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进行了细致的勘探。根据文献研究,该区域可能是礼仪上非常重要的祭祀建筑。这项考古研究的发现,对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5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经过系统勘探,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园发现了99座墓葬,据专家推测,这些密集排列的墓葬很可能就是秦始皇后妃的陪葬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即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他的后宫嫔妃中,凡是没有儿子的都要陪葬。目前,经过系统勘探秦始皇陵园,考古人员在位于内城西北部的建筑遗址东侧,新发现了99座墓葬,这些墓葬规划规整,南北排布8-9列,所有的墓道都对着封土。

  秦陵考古一队研究员张卫星介绍,目前对秦始皇帝陵的基本结构已初步探明,皇陵有内外两个城墙和10个城门,这些城门分布位置也已确定。在内城封土的北侧还存在大量建筑遗址和陪葬坑。在此基础上,确定整个陵园的南北中轴线,使陵园的方向、包括道路系统等结构更加清晰。

  他透露,考古人员对内城西北部的南北长670米,东西宽220米,总计17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进行了细致的勘探。根据文献研究,该区域可能是礼仪上非常重要的祭祀建筑。这项考古研究的发现,对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对百戏俑坑发掘的深入,坑内“封门”首次显露痕迹。虽然“封门”早已被大火烧毁,但在第一、第二两个过洞西端,还是发现了明显的“封门”嵌入痕迹。

  百戏俑坑随处可见火烧痕迹

  6月9日,第三次兵马俑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在百戏俑坑第三过洞,出土了30多个陶俑,其中有28个不着上衣、不穿盔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一个无头俑达2.2米高,脚掌奇大,要穿54码的鞋。这些陶俑的出土验证了之前的推断,他们可能是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活动的百戏俑。

  去年,考古人员在对百戏俑坑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百戏俑坑总面积约800平方米,从南到北并列着三个过洞,东西长为40米。在这里,随处可见火烧痕迹,其中红色是火烧土留下的痕迹,黑色是棚木烧过后的痕迹。

  据了解,第三过洞是集中发现陶俑的地方,其中横七竖八躺着许多陶俑残段,目前仍在陆续清理中。

  坑内两道封门已被烧毁

  本周,考古人员在对第一、第二过洞进行发掘时,就在两个过洞的西端,发现了“封门”的痕迹。“封门”是建筑需要,用来封堵过洞。百戏俑坑考古领队张卫星告诉记者,封门其实就是由方木一层层垒起来的,过程有点像“砌砖”,最终,建成约两米高的“封门”。目前,这两处“封门”经焚烧后,已经看不到方木,但是一层层方木嵌入的痕迹还在。

  目前所发现的秦始皇帝陵180个陪葬坑,有12个陪葬坑被大火烧过,在兵马俑坑等陪葬坑内也发现过封门。此外,百戏俑坑与兵马俑坑等陪葬坑一样,都是方木构建立柱与顶部的棚木层。虽然百戏俑坑已被焚烧,但是仍能看到有木质从两端伸入坑体形成一个门式形状。

  秦陵内城发现99座葬墓

  推断:秦始皇后妃中未生子者都要陪葬

  无论是兵马俑坑还是百戏俑坑,都是秦始皇帝陵很小一部分。昨日,记者获悉,考古人员在对秦始皇帝陵内城西北部1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勘测推断,这里可能是祭祀建筑区。此外,内城还发现了99座墓葬,可能是秦始皇后妃陪葬墓。

  目前考古人员发现,秦始皇帝陵的结构是由内外两个城和10个城门组成。城门分布位置也已探明。内城封土的北侧,有大量建筑遗址和陪葬坑。

  考古人员在对一处17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进行了勘探,这个面积相当于故宫(微博)面积的五分之一多。据悉,这处建筑遗址位于内城西北部,南北长670米,东西宽220米。随后根据文献研究,推断该区域可能是祭祀建筑,这是礼仪上非常重要的一处建筑群。

  就在这处建筑遗址的东边,又发现了99座墓葬。它们布局整齐,排列密集、朝向统一。南北排布了八九列,墓道全都对着封土。这些陪葬墓主人是谁?考古人员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找到了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意思是秦二世在提到秦始皇时说,秦始皇的后妃中没有生儿子的都要陪葬,死了不少人。因此,考古人员推断这些密集排列的墓葬很可能就是秦始皇后妃的陪葬墓。

  记者获悉,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目前有了更具体规划。2010年到2015年间,全面系统勘探陵园遗址,解决陵园形制、布局等问题。远期是2016年到2020年,调查陵园内还没有勘探的区域。

  热点解读

  为啥陶俑大多出土在第三过洞?

  在百戏俑坑内,为什么第一、第二过洞有封门,而第三过洞就没有呢?百戏俑坑考古领队张卫星表示,第三过洞发掘中没有发现门道,所以无封门。在第一与第二过洞两端都有斜坡式门道,最终在这两个过洞的西端,门道与坑体连接的地方,发现了明确的界限封门。

  考古人员推断,之所以百戏俑坑大量陶俑出土都集中在第三过洞,可能恰恰因为其没有封门,过洞没被封堵,所以烧起来还不严重,大量陶俑幸运保留下来。据悉,新发现的“封门”痕迹,为研究秦始皇陵陪葬坑的焚烧现象提供了最新资料。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