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三八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4-06-30 21:14:11

  还有一种意思:

  闽南一带有一句俗语三八。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经或者行为、语言等方面不符合礼仪、道德规范的人。三八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慑于八国联军的压力,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并开放宁波、上海、青岛、厦门、广州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从此,外国侵略者肆意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那时,厦门、泉州等地也驻有许多外国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外国鬼子就成群结队到处横行,有的开着汽车在路上横冲直撞,有的拦劫妇女施以强暴,有的拿中国人作为靶子练习射击,有的借酒疯殴打行人真是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对此行径非常痛恨,所以一见外国鬼子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赶快逃避。

  后来,三八鬼子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为了简便,就缩为三八。凡是遇到那些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遵礼仪的人,人们就说:这个人真三八。

  三八妇女节中妇女的年龄范围:

  三八妇女节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妇女一词的含意,仅指成年女子并无其他特殊意指.已婚女子被称作妇人.

  也就是说成年女子只要是年满十八岁,就属于是妇女的范畴,并不是专指结了婚的女性!它是属于所有年满十八岁周岁以上女性的.

  三八从来非敬语,白骨精群起而攻之,不悖情理。但因厌恶三八一词而攻诘妇女节,则是选错了靶子。盖三八妇女节是舶来品,三八却是土产品。二者巧合,只在字面。

  大陆人见台湾人喜用三八形容女性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遂以为该词源于粤语或闽南话,实则不然。三八乃道地中原词汇。刘福根著《汉语詈词研究》,梳理汉语骂詈小史,内列三八条目,释为:俗谓素性生硬、作事乖张,曰三八。典出〔元〕元怀《拊掌录》:北部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人谓之生张八。寇忠愍(准)乞诗于(魏)野,野赠之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魏野因排行第三,自称魏三。三八即简自魏三、生张八。另外,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三》早载此事,唯生梗作生硬,人谓作士人谓,文字稍异,当为《拊掌录》所本。

  宋代中原地区百姓大量移民闽、粤,遂将家乡俗语三八带到此地,最终越过海峡、传到台湾,成为台湾省骂。骂人也讲性别对等,台湾又用半生头专骂男性,意与三八相近,亦源于半生半熟之语。而在大陆,生张熟魏不载现代汉语辞典,成语词典尚存。随着两岸交往日深,三八方有返乡之旅。

  魏野是宋初知名隐士,一生不曾出仕,《宋史》本传云其诗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上述赠妓诗纯属打油,无意间给后世留下三个词语,堪称一桩趣事。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