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老北京人过年习俗:回娘家与祭财神
更新时间:2024-06-30 21:24:16

  回娘家啦

  今儿是正月初二,按老北京人过年的习俗,正月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年禧歌谣中还有“正月初二,回娘家”一说。为什么有的地方请的财神是比干丞相?有的地方是赵公明元帅?还有的地方是关圣帝君?大年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为什么要吃馄饨?正月初二回娘家时,有哪些老例儿?

  关于正月初二祭财神的情形,《中华全国风俗志》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正月初二各家祭财神,其所祭财神,有由店铺购买者,有自小孩手中买下来。此类童子大半为贫困人家出身,欲乘此新年机会捞摸若干文钱,于是做成财神,向各住户串售,于门口大呼‘送财神爷来了!愿意要者,付以一两枚铜元之代价,既满意而去。若不要者,亦不能回以‘不要’,盖避不祥也。只答以‘已有’。祭时所供为鸡和活鲤鱼,又有在家中祭祀不算,必须赴彰仪门及财神庙烧香,并借元宝,惟借一枚需还十枚。”

  老北京人由于身份和职业各有不同,所以在供奉和祭祀财神上也是各有不同。老北京人不一定常年供奉财神爷,只是每到大年初二,都要临时从香蜡铺中“请”来一幅名为“增福积宝财神”的纸像。纸像上印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比干丞相。除了“增福积宝财神”外,南方各省客居北京的商人则祭祀武财神,一般是从香蜡铺中请来的印有黑虎玄坛赵公明元帅的纸像。而山西人及北京附近省份的人在京城开的小作坊、小商店供奉的则是关圣帝君。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不论平时是否供奉财神,也不论信仰、供奉的是上述哪位财神,都要在正月初二祭财神,为取新年进宝得财之意。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必须是馄饨,也叫“元宝汤”。因为馄饨的形状像元宝。吃馄饨就是招财进宝,取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的意思。

  一般元宝汤的馅儿有两种:一是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一种是以羊肉、白菜为馅。

  王府宅门及绅商富贾在供品上是相当讲究的。例如:北京著名的“八大祥”、同仁堂等大商号,在历年祭财神时都用五宗大供:一、整猪或用猪头、前后爪、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猪;二、整羊或者用羊头、前后蹄、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羊;三、整鸡;四、整鸭(鸡鸭煺了羽毛只留后尾上的翎子);五、红色活鲤鱼两条,用红绿线拴上,供在正中央,谓之“吉庆有余”(“鱼”与“余”谐音),又叫“一鱼二龙”,有借水得财之意。

  正月初二当天,除了在家里祭祀财神外,还不能算是完全了却心愿。有条件的还要郑重其事地去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内进香。每当这时候,三更半夜就会有人起床等候在城门口,等到开城门后争取去烧“头炷香”。

  初二早上天刚破晓,街市上祭财神的爆竹声就会响成一片。街道上车水马龙,有钱人驾马车、轿子车,一般人家骑着驴,还有的干脆步行,大家都朝五显财神庙奔去。一些喜欢耗财的富裕人家,刚进广安门就开始从车窗往外撒铜板,表示进香的路上大做济贫的善事。

  正月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们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义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回娘家这天,丈母娘要给女婿煮两只荷包蛋,家境好的也有煮四只六只的不等,而且煮好荷包蛋后要亲手端着,笑眯眯地望着进门的女婿,只待姑爷亲亲热热地喊一声“妈,您老过年好”,便答应着赶紧递给姑爷享用。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