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中国古桥赵州桥
更新时间:2024-06-30 22:34:1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桥文化,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大江南北。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又称安济桥),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95-605年)。据唐中书令张嘉贞《安济桥铭》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拱上加拱的“敞肩拱”的运用,更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欧洲,最早的敞肩拱桥为法国在亚哥河上修造的安顿尼铁路石拱桥和在卢森堡修造的大石桥,但它比中国的赵州桥已晚了近1100多年。

  赵州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拱脚宽9.6米,跨径37.02米,拱矢7.23米。从整体看,它是一座单孔弧形石桥,由28道石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其建筑结构之奇特,自古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称。一般来说,赵州桥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券”小于半圆

  中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撞”空而不实

  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洞砌并列式

  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赵州桥不仅有高度的科学性,而且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作品。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